國家級特色專業(1個) |

|
土木工程 |
| |
國家級“綜合改革試點”專業(1個) |

|
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 |
| |
國家級大學生校外實踐教育基地(1個) |

|
常州工學院—南通四建集團有限公司工程實踐教育中心 |
| |
國家級“卓越計劃”項目(5個) |

|
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 | 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 |
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| 軟件工程 |
電子信息工程 | |
| |
“十二五”職業教育國家規劃教材(4部)
|

|
《機械制圖》(劉力、王冰) | 《質量管理》(宗蘊璋) |
《生產與運作管理》(應可福) | 《貿易實務與案例教程》(張亞芬) |
| |
省級教學成果獎(9項) |

|
以“大學生科技實踐創新中心”為載體 培養學生創新能力和創業素質的探索與實踐(一等) |
注重教學研究 構筑課程平臺——新建本科高校文化素質教育體系的實踐探索(二等) |
機械工程類應用型本科實踐教學體系的創新研究與實踐(二等) |
實踐貫穿小學教師職前培養全過程的研究與應用(二等) |
創新虛擬實驗教學模式,培養自主學習能力(一等) |
應用型土木工程人才培養模式的探索與實踐(一等) |
“一體化雙主體”應用型軟件外包人才培養模式的研究與實踐(二等) |
機械工程專業人才多樣化培養的實踐教學體系創新研究與實踐(二等) |
工業工程專業“三貼近,一深入”實踐教學模式建構與實踐(二等) |
| |
省級特色專業(4個) |

|
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 | 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 |
電子信息工程 | 土木工程 |
| |
省級重點專業(5類) |

|
土木類 | 機械類 |
電氣類 | 軟件工程 |
測控技術與儀器 | |
| |
省級重點建設學科(2個) |

|
機械工程 | 軟件工程 |
| |
省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(8個) |

|
常州工學院電工電子實驗中心 | 常州工學院物理實驗中心 |
常州工學院工程訓練中心 | 常州工學院計算機實驗教學中心 |
常州工學院數字藝術綜合實訓中心 | 常州工學院土木工程實踐教育中心 |
光電技術實驗教學中心 | 機械工程實踐教育中心 |
| |
省級“卓越計劃”(軟件類)項目(4個) |

|
電子信息工程 | 自動化 |
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| 軟件工程 |
| |
省級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基地(1個) |

|
基于泛區域資源的機械類應用型本科實踐教學模式創新實驗基地 |
| |
省級服務外包人才試點(1個) |

|
江蘇省地方高校計算機學院培養服務外包人才試點 |
| |
省級精品課程(4個) |

|
數字邏輯系統與設計(張立臣) | 概率論與數理統計(劉 坤) |
數字邏輯系統與設計(朱錫芳) | 面向對象程序設計(莊燕濱) |
| |
省級精品教材(5個) |

|
《供配電技術》(唐志平) | 《鋼結構設計》(趙風華) |
《計算機語言綜合實訓》(陳舜青) | 《新編實用翻譯教程》(戎林海) |
《建筑材料》(李書進) | |
| |
省級教改課題(10個) |

|
應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養質量監控及保障創新機制的研究與實踐 |
中外合作辦學專業人才培養模式及質量保障體系實踐與研究 |
幼兒園教師職前培養與職后培訓一體化研究 |
“校企一體化”應用型軟件外包人才培養模式的研究與實踐 |
新建本科院校通識教育課程的探索與實踐 |
中丹幼兒教師教育比較研究 |
校企共建開放式工程實踐教育中心的研究與實踐(重點項目) |
基于“三重螺旋”模型的軟件類“卓越計劃”人才培養研究與實踐(重點項目) |
地方性理工類高校大學生人文素養提升策略研究與實踐 |
地方本科高校復合型翻譯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研究與實踐 |
| |
校級重點學科(6個) |

|
電氣工程 | 土木工程 |
光學工程 | 中國語言文學 |
工商管理 | 設計學 |
| |
校級重點建設學科(5個) |

|
建筑技術科學 | 課程與教學論 |
應用數學 | 產業經濟學 |
英語語言文學 | |
|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