<track id="h2d2a"></track>
      <dd id="h2d2a"></dd>
    1. <s id="h2d2a"><object id="h2d2a"><bdo id="h2d2a"></bdo></object></s><blockquote id="h2d2a"></blockquote>

      <track id="h2d2a"></track><acronym id="h2d2a"></acronym>
      <span id="h2d2a"><sup id="h2d2a"></sup></span>

          常州工學院是一所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,坐落于經濟發達、文教昌盛、交通便捷、美麗富饒的國家歷史文化名城——常州,其前身為創建于1978年的常州市七·二一工業大學。1980年,經江蘇省人民政府批準,建立常州職業大學。1982年,經教育部批準,建立常州工業技術學院。2000年,常州工業技術學院、常州市機械冶金職工大學合并組建升格為本科層次的常州工學院。2003年,傳承常州師范教育百年文脈的常州師范??茖W校(籌)成建制并入常州工學院。歷經44年的建設和發展,學?,F已成為一所以工科為主、多學科門類協調發展、特色明顯的地方應用型本科高校。

          學?,F有遼河路校區、巫山路校區、會館浜路繼續教育學院和長江路科技產業園,總占地面積近1300畝;設有18個教學單位,擁有59個本科專業(47個專業招生),面向全國20多個?。ㄊ?、自治區)招生,普通全日制在校生16000余人;在職教職工1300余人,其中專任教師1000余人、具有博士學位教師520余人、具有高級職稱教師500余人、碩士研究生導師近100人;擁有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、省“有突出貢獻專家”、省“教學名師”、省“333工程”培養人選和省“青藍工程”培養對象等170余人次,省產業教授14名,省優秀科技創新團隊、優秀教學團隊4個。

          自建校以來,學校始終堅持面向基層、服務地方的辦學定位,致力培養切合地方經濟社會發展需要的應用型人才,已為社會培養輸送了一大批高素質人才。近年來,學校開展了與常州大學、河海大學等高校聯合培養碩士研究生工作。目前,學校是國家“十三五”產教融合發展工程立項高校和首批啟動高校,教育部和江蘇省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試點高校。擁有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9個,國家級特色專業1個,省高校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19個,省產教融合型品牌專業4個,教育部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試點專業5個,教育部綜合改革試點專業1個,省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試點專業4個,省特色專業4個,省重點專業(類)5個,省高校品牌專業建設一期工程項目3個,5個專業通過國際工程教育專業認證;現有國家一流本科課程8門,省一流本科課程25門,省產教融合型一流課程6門,國家級大學生校外實踐教育基地1個,省實驗教學與實踐教育中心10個?,F有12個產業學院,其中,智能制造產業學院為首批國家級現代產業學院,電機產業學院、碳纖維新材料產業學院為省重點產業學院。2021年,學校獲省教學成果獎一等獎2項,榮獲“中國產學研合作示范基地”稱號。

          學?,F有機械工程、電氣工程、土木工程、工商管理等4個江蘇省“十四五”重點學科,獲批江蘇高校文化創意協同創新中心牽頭建設單位;擁有特種加工、特種電機研究與應用兩個江蘇省高校重點(建設)實驗室,微特電機研究與應用、建設工程結構與材料性能研究等9個常州市重點實驗室,通用航空器關鍵部件智能循環制造、智能網聯汽車信息安全、資源循環材料、江蘇省退役光伏組件資源化利用等4個省工程研究中心,與11家企業共建了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;建有電子廢棄物資源化利用、化工危廢與工業固廢協同處置、報廢汽車綠色精細拆解與利用等3個行業聯合創新實驗室。擁有空天地信息感知與無人機應用研究、智能網聯汽車信息安全等江蘇省高校優秀科技創新團隊,建有江蘇省博士后創新實踐基地,建有融研發、生產和實踐于一體的常州市科技企業孵化器——常州工學院大學科技園以及數控技術應用及裝備、軟件、建筑工程技術等10個校內產學研一體化中心。擁有大運河文化帶建設研究院常州分院、常州市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研究院、常州工學院先進制造產業研究院等23個社科研究智庫平臺。

          學校堅持“在服務常州中獲取資源、在扎根常州中打造特色、在貢獻常州中提升能力”的辦學方略,秉承“團結、嚴謹、求是、創新”的校風和“教會學成、守正有為”的校訓,持續培育產教融合和創新創業教育“兩個特色”,整體優化設計人才培養體系,著力營造“全員、全過程、全方位”的育人環境,全面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。設有創新創業學院,雙創教育納入通識教育必修課程,貫穿學生培養全過程,學校在全國高校創新創業競爭力排行榜上突飛猛進。建有“獎、助、勤、貸、補、減”幫困助學體系,設有國家獎學金、國家勵志獎學金、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助學金以及校級獎學金等多項獎學金。作為江蘇省大學生職業生涯教育示范基地,學校依托企業、行業和校友資源,建立了穩定的省內外畢業生就業基地和就業工作網絡,構建了就業長效機制,確保畢業生充分就業、高質量就業。近年來,畢業生平均畢業去向落實率均在95%以上。

          學校被江蘇省教育廳認定為“留學江蘇”目標學校,招收來自亞洲、歐洲、美洲、非洲等世界6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留學生,與美國、英國、德國、丹麥、日本等國家以及澳門、臺灣地區的60多所高校在學術交流、科研合作、學分互認、合作辦學等領域建立了長期的友好合作關系,擁有軟件工程、自動化、土木工程、學前教育等4個中外合作辦學專業,其中3個專業被確定為江蘇省中外合作辦學高水平示范性建設工程。獲批江蘇省國際化人才培養品牌專業建設項目1項、國際合作聯合實驗室建設項目1項。設有中德亞琛中心(籌),擁有國家國際科技合作基地管理項目“常州工學院-德國亞琛工業大學先進成型與智能制造國際聯合研究中心”,國家“十四五”教育強國推進工程儲備項目“中德亞琛產教融合創新基地”等國際化平臺和項目。

          學校先后榮獲“江蘇省文明校園”“江蘇省文明單位”“江蘇省高等學校和諧校園”“江蘇省節水型高?!薄敖K省精神文明建設先進單位”“江蘇省普通高等學校征兵工作先進單位”“江蘇省平安校園建設示范高?!钡仁〖墭s譽,榮獲“常州市文明校園標兵”“常州市五一勞動獎狀”等市級榮譽。

          當前,學校正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,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,聚焦高等教育改革,扎根地方辦大學,切實履行“爭當表率、爭做示范、走在前列”的光榮使命,圍繞常州“532”發展戰略,深化產教融合,堅持改革創新,精準務實地推進學校事業高質量發展,向著建成一流應用技術大學的目標不斷邁進!

            

          (數據更新于2023年1月)

           

          關閉
          成人免费观看黃色a一级视频

            <track id="h2d2a"></track>
              <dd id="h2d2a"></dd>
            1. <s id="h2d2a"><object id="h2d2a"><bdo id="h2d2a"></bdo></object></s><blockquote id="h2d2a"></blockquote>

              <track id="h2d2a"></track><acronym id="h2d2a"></acronym>
              <span id="h2d2a"><sup id="h2d2a"></sup></span>